阅读提示
进入长寿时代,经济人口形式呈现新特点 ,社会寿数字化对老年人生活影响增加,政策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。对长代减轻家庭负担、经济提高人力资源增长潜力 ,社会寿需要有新的政策着眼点。
2月11日 ,对长代在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 ,经济《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(2021年)》结果发布显示,社会寿我国已经进入长寿时代,政策2020年全国百岁老人11.9万人,对长代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78.2岁,经济到2050年,社会寿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 。政策
日前,湖南醴陵106岁的邬婆婆接受板杉镇计生协秘书长许军调查时说:“ 现在国家强大了 ,政策又好,每个月除了能领到113元的‘老年钱’ ,满100岁还有500元一个月的百岁补贴。比起我们年轻时的老人们不知道幸福多少。”
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三个显著特征
调查显示,我国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三个显著特征是:一是心态平和,从来不为小事烦恼;二是膳食合理 ,保持了食品的多样性和均衡性;三是积极参与益智类活动,看书看报甚至还能上网冲浪。
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介绍,在居住方式上,与家人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占比接近80%,八成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,其中,一半来自儿子和儿媳 。这意味着 ,子孙照料是我国高龄老人的主要照料模式 。
“数字化将影响高龄老人生存状态”也是调查的一大发现。调查数据显示,调查对象中65岁~69岁老人能够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超过50%,82%的老人都能用智能手机聊天 、看电影 、看电视剧等,这意味着数字化对于老年人生活影响将会激增 ,适老化数字产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。
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相互交织,呈现互相强化的趋势
一方面 ,人越来越长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;但另一方面 ,由于人口形势的变化,我国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 ,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。
《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》显示,截至2021年末,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 ,占总人口的18.9%;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,占总人口的14.2%。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0.8% 。
预计“十四五”时期 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 ,占比将超过20% ,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。2021年 ,北京市人口数据显示 ,北京已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。
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表示 ,当前,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 ,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相互交织 ,呈现互相强化的趋势。
2020年,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.62人 ,较2010年减少了0.48人。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 ,核心家庭占到了所有家庭类型的64.37%。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 ,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世纪80年代的22岁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26.3岁,初育年龄推迟到27.2岁 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,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.64个,低于2017年的1.76个和2019年的1.73个。此外 ,女性终身无孩率呈上升趋势。
让家庭支持导向融入所有经济社会政策
“改革开放以来,集体